1)第一百二十一章 思虑改革 谋求变法_新明之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京辽铁路和京同铁路在建,速度还不慢,又加上皇上对此大力支持,让郭一凡头脑有些发热,想趁着新皇登基,且雄心壮志,让社会变革早点开始,认为趁热打铁,顺序而为应该可行。

  但事情其实没这么简单,一个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哪里就这么容易被资本主义所取代,郭一凡虽说脑袋发热,好在没有太过冲动,因为他实在找不到人协商,就搞了一场新明学苑内部的辩论会。

  主题就是如何更快的发展科技,当生产力水平过高,社会制度满足不了时,如何变革?

  底下三十个娃一脸懵逼,外加一个班主任范志远同样如此,虽然他们也学了历史走向,知道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终极目标,可就他们的理解能力,纯属于当科幻小说来听的。

  何况此时的大明仍是世界文明的主角,社会阶级非常明显,人有高低贵贱之分,一些贱籍永远都摆脱不了卑微的身份,哪里就人人平等,一起富贵了。

  郭一凡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郭夫人教的,一眼就明白了问题所在,于是给他们讲起了《大秦帝国》,这本他在前世深爱的书,也是作者孙皓晖写了16年之久,为追我华夏之源,立我华夏之基,聚我华夏之神,所展现出惊人力量的巨作。

 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,因商鞅变法,秦王六世的不懈努力,和一代伟人秦始皇的奋斗,经一百六十余年,一扫六合,统一天下,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原生态文明。

  这是一个大毁灭、大创造、大沉沦、大兴亡,一个大转型的时代,是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的转型,隶农贵族经济向自由农地主经济的转型,联邦制政体向中央统治政体的转型。

  中华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都被卷进了这场全面彻底的大竞争之中!

  经济、政治、军事、文化、民俗,乃至生活方式,举凡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,都在这种大争之中碰撞出最灿烂的辉煌。

  秦始皇在位期间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,管理国家大事,地方上废除分封制,代以郡县制;同时书同文,车同轨,统一度量衡;对外北击匈奴,南征百越,修筑万里长城,修筑灵渠,沟通水系,何等丰功伟绩。

  因崇尚法制,彻底变革,努力建设,统一国家,统一文明,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,使中国农耕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。

  可短短的时间郭一凡根本无法表述出秦统六合的历史意义,而从学生们的表情反应得到的结果是郭一凡在胡说八道,暴秦怎会如此伟大?

  暴秦律法严苛更甚于前,苛政猛于虎,统治严厉、服役繁重、刑罚严酷、焚书坑儒、奢侈糜烂、修阿房宫,天下百姓怨恨渐深,苦秦久矣!何况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难道还会乱写?

  真相早已泯灭在历史潮流之中,秦的是是非非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